PCDIY!業界新聞
-
富士通採用以24台 NVIDIA DGX-1 打造全新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富士通 (Fujitsu) 將使用24台 NVIDIA DGX-1 人工智慧 (AI) 系統 ,為日本規模最大的綜合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 (RIKEN,簡稱理研),打造用於研究深度學習的超級電腦。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安裝 DGX-1 系統數量最多的客戶,該台超級電腦將加快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腳步,解決在醫療、製造與公共安全方面的棘手難題。 NVIDI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說:「DGX-1 對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來說就像是一台時光機器。全球各地的企業、研究中心和大專院校紛紛採用 DGX-1,以趕上深度學習的浪潮,而深度學習正是人工智慧革命技術突破的核心。」 理研研究中心 Advanced Intelligence Project 排定下個月開始使用這台新的超級電腦,以促進將人工智慧應用在藥物、製造、醫學及災害準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富士通技術運算解決方案單位主管國澤有通 (Arimichi Kunisawa) 表示:「我們認為採用 NVIDIA DGX-1 系統的超級電腦將加快實際應用最新 AI 技術的腳步與下一代 AI 演算法的研究。富士通將運用在高效能運算發展和 AI 研究方面的廣泛經驗,支持研發單位善加利用這套系統,在未來運用人工智慧,解決多項社會問題。」 傳統的高效能運算 (HPC) 架構成本過高且效率不彰,無法滿足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的需求,因此像富士通與理研這類的企業與用戶,便尋求以 GPU 為架構的解決方案來降低成本和耗電量,並同時提高運算效能。每台 DGX-1 擁有8顆 NVIDIA Tesla P100 GPU 的運算能力,搭配針對深度學習架構優化的整合軟體堆疊,運算表現足以媲美250台傳統 x86 伺服器。 l 經 NVIDIA 優化過的整合深度學習架構獲得最佳的 GPU 加速深度學習訓練成果。 l 以 NVIDIA NVLink 達到更出色的運算效能和多 GPU 擴充,加速發現新事物。 l 針對深度學習優化的整合式軟硬體架構。 這台超級電腦也將使用 32 台富士通 PRIMERGY 伺服器,搭配 DGX-1 系統,在進行半精度浮點運算時將整體理論處理性能提升至 4 petaflops。
-
科技奧斯卡獎得主team+,全球首播企業溝通轉型關鍵影片
新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於今年初正式啟動,行政院將以預算42億元,力拚東協南亞及紐澳18個國家,期許每年創造至少4億美元的採購商機,陳建仁副總統於上週接見「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APICTA Awards)」得獎隊伍即表示,台灣隊奪金數不僅為各國之冠更刷新紀錄,展現台灣資通訊領域的研發創新實力,居亞太地區領先優勢。企業即時通訊龍頭《team+》為台灣奪下第一座具科技奧斯卡獎美譽的「APICTA Awards」通訊類金牌獎,肩負協助企業溝通數位轉型使命,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今年度也將在國家支持下前進東南亞,把台灣帶到世界。 蔡英文總統指出,新南向政策是整體對外經貿戰略的重要一環,台灣必須因應全球情勢變化及區域整合趨勢,重新定位台灣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新南向工作計畫,將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4大面向著手。陳建仁副總統也表示,「新南向政策」希望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同時希望民間公協會團體能與政府行政部門攜手合作,積極參與這些國家相關組織,進行理念交流,促成夥伴關係,帶領台灣具有研發創新實力的優秀業者,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版圖,壯大台灣產業在世界的影響力。 面對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與物聯網(IOT)時代的來臨,行政院於「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中指出,政府目前推動新南向政策及產業創新,數位經濟為重要驅動因素,根據OECD與英國數位經濟之定義,數位經濟泛指透過數位產業帶動的經濟活動,加上非數位產業透過數位科技之創新活動,數位經濟帶動產業朝跨境、跨領域、跨虛實等趨勢發展,促使全球產業進入數位轉型之列。 根據國際資料集團IDG與EMC聯合研究發現,全球有九成企業主認為打造數位企業是未來一至三年最優先事項,更有92%認為其未來商業策略需要數位企業來實現。此外,國際調研組織IDC數據指出,亞太區前千大企業中有60%的企業將數位轉型列為2017年企業策略的核心重點。 《team+》創辦人暨董事長郭承翔表示:「綜觀全球市場動態,從去年底Facebook、Microsoft到今年LINE等全球軟體、社群巨擘,四個月內相繼投入企業溝通軟體協作市場,顯示全球市場需求持續增溫,企業溝通協作正式邁入主流市場,不論市場供給面或需求面,企業結合科技轉型已是必然趨勢。不同於大廠只做公有雲服務,《team+》首重企業主最在意的資安需求,鎖定私有雲服務架構,成為產品最大差異化與優勢,企業所有資料皆上傳至企業自家私有雲,為企業量身打造國家級資安架構,也因此獲得國際資通訊金牌獎肯定,並且接受總統府加冕。此次,在政府的肯定與支持下,響應新南向政策,新南向對準人口超過20億及總經濟規模達2.5兆美元的東南亞國協經濟共同體(AEC),《team+》除協助台灣企業溝通數位轉型外,今年度也將積極佈局新興亞太市場,藉此展現台灣科技軟實力,把台灣帶到世界。」 郭董事長進一步表示:「11年前,觀察到企業資通訊市場的龐大需求與未來趨勢,公司創立即專注於企業溝通服務,推出的第一個品牌《EVERY8D》企業簡訊服務,到現在已是台灣市佔第一,2011年推出的《team+》企業即時通訊協作軟體,更是突破全球思維,領先國際大廠五年,《team+》憑藉跨世代的研發技術與創新服務,持續引領企業溝通革命。而此次投注大量心力與資源製作的『翻轉下個十年:全球企業溝通趨勢大革命』影片,主要目的在於善盡『利他』之企業精神及肩負協助企業溝通轉型使命,身為新世代組織溝通資通訊領航者,提供企業最佳解決方案,此次不同以往文字圖像溝通模式,採用影像視覺呈現,除了撼動人心外,更是向企業發聲的最佳詮釋。」 迎接數位溝通時代來臨,結合數位影音溝通趨勢,《team+》重聘C2Believe日裔美籍導演Sam Nada親自執導,影片創作本身融合東西文化溝通元素,費時數個月、投入數百萬人物力資源,打造磅薄氣勢史詩級3D影片鉅作,完整詮釋人類溝通演變歷程及企業面臨數位化關鍵轉型要素,不論企業或個人在龐大資訊與複雜的系統架構中,都能輕鬆掌握之數位溝通關鍵利器。 Sam Nada導演以達文西名作《維特魯威人(Uomo vitruviano)》,巧妙詮釋企業溝通如同人體血管流動,是維持企業健全運作的生命之血,若無法暢通將造成企業負擔。在對的時間和對的人溝通,強大的溝通力更能驅動整個組織超越,並達成更卓越的目標,企業採用「主題式溝通」模式,幫助企業了解如何從制高點著手改變溝通效能,為企業減少48%的電子郵件量、32%的會議時間及50%的電信費用,更能有效提高25%的生產力。 《team+》建構在企業自家的私有雲資訊安全防護下,適用於各種產業情境,具備即時通訊、社群協作、工作管理、VoIP網路電話及行動視訊會議等多元辦公應用工具,更可運用API與企業既有E化系統,包括財務、倉儲、ERP、POS及 HIS系統等結合,真正成為全方位All-in-one行動解決方案。《team+》提供專屬客製化更是產品差異化之關鍵要素,因應各行各業需求,實現多元溝通數位行動化。
-
NVIDIA 與微軟共同推出符合業界標準的超大規模GPU加速器 促進AI雲端運算發展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與微軟 (Microsoft) 攜手合作,揭曉全新專為驅動人工智慧 (AI) 雲端運算的超大規模 (hyperscale) GPU 加速器藍圖。 全新 HGX-1 是一款結合微軟 Project Olympus 開源設計的超大規模 GPU 加速器,提供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於人工智慧快速且具彈性的途徑。 HGX-1 適用於基於雲端的人工智慧作業負載,如同二十多年前為PC 主機板所推出ATX (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時的角色一般,HGX-1 建立了一項業界標準,能快速且有效的被採用以協助達到急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全新架構設計是為滿足 AI 雲端運算的爆炸性需求,其領域包含自動駕駛、個人醫療照護、超越人類的語音辨識、數據與影像分析以及分子模擬等。 NVIDIA 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為全新的運算模型,因此需要全新的架構支援。HGX-1 超大規模 GPU 加速器在AI雲端運算所扮演的角色,如同過去 ATX 標準使現在PC 能夠普及一樣。HGX-1 將使雲端服務供應商能更輕易的透過 NVIDIA GPU 滿足激增的AI 運算需求。」 微軟公司總經理暨 Azure 硬體基礎架構部門傑出工程師 Kushagra Vaid 於部落格表示:「HGX-1 AI 加速器提供極至效能擴充以達成快速成長的機器學習作業負載需求,同時,其特殊的設計使現今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皆能輕易採用。」 對於全球數千家已投資 AI 與採納基於 AI 作業方法的企業與新創公司而言,HGX-1 的架構在雲端上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配置管理與效能。 HGX-1 在每部主機皆配置 8 顆 NVIDIA® Tesla® P100 顯示卡,其特色在於使用以 NVIDIA NVLink™ 互聯技術與 PCle 標準為基礎的創新轉換設計,使 CPU 能夠任意與多顆 GPU 進行連接。這讓在 HGX-1 基礎架構標準化的雲端服務業者,能提供客戶各種 CPU 與 GPU 的機器配置。 雲端作業較以往更加的多樣化且複雜。AI 訓練、推論和高效能運算 (HPC) 作業負載透過 CPU 連結至不同數量的 GPU,以最佳的方式運行於不同的系統配置中。不論作業負載量多大,HGX-1 的高度模組化設計使其能以最佳的效能運行。同時,HGX-1 提供較傳統基於 CPU 的伺服器快達 100 倍的深度學習效能,卻僅有五分之一的執行 AI 訓練成本與十分之一的 AI 推論成本。 HGX-1 透過與全球各地資料中心合作的高度彈性,提供目前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用於 AI 領域快速且簡單的途徑。 微軟、NVIDIA 和鴻海子公司鴻佰科技 (Ingrasys) 共同合作打造 HGX-1 平台的架構與設計,為微軟 Project Olympus 貢獻 Open Compute Project 的一部分,並將此資源開放分享。Open Compute Project 目標將開源效益應用於硬體上,並迅速提高資料中心內外的創新腳步。 利用廣大的 Open Compute Project 社群分享相關的參考設計意味著企業能夠輕易的購買或部署相同的設計於他們自己的資料中心。 NVIDIA 加入 Open Compute Project 以幫助驅動資料中心的 AI 技術和革新,並計畫將持續與微軟、鴻佰科技和其他成員的合作,一同為雲端服務供應商和其他資料中心客戶升級 AI-ready 運算平台。
-
AMD預覽「Naples」高效能伺服器處理器
AMD(NASDAQ:AMD)朝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邁出一大步,針對即將推出的代號「Naples」伺服器專用高效能CPU,釋出最詳盡的規格資訊。「Naples」旨在突破現況,涵蓋範圍從雲端資料中心到傳統用戶端伺服器,並推出領先業界的32核心「Zen」x86處理引擎組態,受到各界高度重視。優越的記憶體頻寬,加上集眾多高速輸入/輸出通道於單一晶片的設計,進一步彰顯「Naples」在伺服器市場中的優勢。首款處理器預計在2017年第2季推出,OEM與通路夥伴預計在下半年起開始量產。 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EESC事業群總經理Forrest Norrod表示,今日是AMD重新宣稱在資料中心市場的創新者地位並重回將高效能伺服器CPU市場的第一個重大里程碑。「Naples」代表一種全新方式,滿足現代資料中心大規模處理方面的需求。這款突破性系統單晶片(SoC)為市場帶來眾多獨特高效功能,支援高度虛擬化環境、巨量資料集以及新型態的作業負載。 全新AMD伺服器處理器在各項關鍵參數上完勝現今頂尖對手,除了核心數量高出45%註1、輸入/輸出容量(I/O)多出60%註2,記憶體頻寬更是高出122%註3。 市調機構IDC企業基礎架構與資料中心部門資深副總裁Matt Eastwood表示,非常興奮看到AMD全新CPU以穩健策略重返伺服器戰場,帶來現今資料中心與雲端運算時代所需的處理器。AMD今日公布的產品細節極具吸引力,將帶給IT買方在下一次產品升級時獨特的全新選擇。 Ÿ 高擴充性的32核心SoC設計,每個核心支援兩個高效能執行緒。 Ÿ 領先業界的記憶體頻寬,每個「Naples」晶片設備擁有8個通道的記憶體。在雙插槽伺服器中,能在16個記憶體通道上支援多達32 DIMM DDR4記憶體,傳送高達4 terabytes的記憶體容量。 Ÿ 新款處理器是一顆完整的SoC,提供全面整合的高速I/O支援128通道的PCIe® 3註4介面,不需要用到獨立晶片組。 Ÿ 高度優化的快取結構,發揮高效能且省電的運算能力。 Ÿ AMD Infinity Fabric互連架構可以確保雙插槽系統的兩顆「Naples」CPU的一致性。 Ÿ 專屬的安全防護硬體。 AMD將於本週登場的開放運算高峰會上介紹其資料中心策略與即將推出的產品。AMD全球副總裁暨企業解決方案部門總經理Scott Aylor將於台灣時間3月9日早上8點55分發表談話,AMD資料中心產品資深總監Dan Bounds將在台灣時間3月10日凌晨1點20分於Expo Hall大廳登台說明技術細節。
-
NVIDIA Jetson TX2將 AI 導入終端設備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推出體積僅信用卡大小的 NVIDIA® Jetson™ TX2,將人工智慧運算 (AI) 導入終端設備,為智慧型工廠機器人、商用無人機以及建置在各大 AI 城市中的智慧攝影機開啟一扇大門。 與前一代方案相比,Jetson TX2 耗電不到 7.5 瓦,能源效率達兩倍多,運行效能快兩倍。這讓 Jetson TX2 在終端裝置上能運行更大、更深的神經網路,進而開發出更高智慧化的裝置,並提升影像分類、導航以及語音辨識等作業的精準度與反應速度。 NVIDIA 副總裁暨 Tegra 事業部總經理 Deepu Talla 表示:「Jetson TX2將強大的AI功能導入終端裝置中,催生出新類型的智慧機器。這些裝置將支援智慧影像分析,促使我們城市變得更智慧、更安全,同時,業者也能開發出優化製造過程及新型態協作方式,使遠距工作變得更有效率的新型機器人。」 Jetson TX2 加入嵌入式運算產品 Jetson TX1 與 TK1 的行列。它的開放平台,讓大型企業、新創公司,到專業研究人員與高中學生,任何人都能使用先進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來開發終端應用裝置。 NVIDIA Jetson 是個極為強大的平台,驅動思科在Spark 產品中整合臉部與語音辨識功能,連結各地所有使用者。藉由 Jetson TX2 在人工智慧運算與繪圖方面的各種先進技術功能,思科不僅能持續發展新的體驗,還成功排除實體與虛擬之間的各項阻礙。 國際 K12 中小學科學與科技教育非營利組織 FIRST 主席 Donald E. Bossi 表示:「多年來 NVIDIA 透過多方面的支援展現對 FIRST 的承諾,提供我們 Jetson 開發套件以開發機器人,還提供線上訓練資源、技術團隊與贊助活動資金。藉由這些幫助, NVIDIA 將啟發更多青少年學子成為創新者與發明家。」 Open Source Robotics Foundation (OSRF) 執行長 Brian Gerkey 表示:「從 MIT 到 Toyota,全球許多研究人員皆在 Jetson 上使用 ROS,來解決各式機器人應用問題。NVIDIA Jetson 平台不僅提供在 64 位元架構上運行 ROS Kinetic 的最佳效能,同時,還能在電腦視覺及動力控制上部署深度學習工作。Jetson 是一台精簡且功能強大的平台,適用於打造智慧型機器。」 發那科 (FANUC) 董事總經理 Kiyonori Inaba 表示:「我們預見將有越來越多的智慧工廠採用人工智慧,而 NVIDIA Jetson 正是個極為強大的平台,能將 AI 導入終端設備。」 豐田汽車 (Toyota) 專案總經理 Takashi Yamamoto 表示:「Jetson 驅動了我們的Human Support Robot。我們期許該平台的彈性將為我們的機器人系統開啟各種可能。」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IT) 航空太空工程系教授 Sertac Karaman 表示:「Jetson 不僅容易使用,還能解決複雜的人工智慧問題。如今,學生已能夠在課堂上透過 Jetson TX2 開發更高效能的智慧機器。」 l GPU: 256個核心搭載 NVIDIA Pascal™ 架構,效能居同級產品之冠 l CPU:雙核64位元 NVIDIA Denver 2 與四核 ARM® A57 處理器 l 影片:4K x 2K 解析度 60fps 影像編碼與解碼 l 攝影機:12 條 CSI 通道,最多可串聯 6 部攝影機;每通道每秒傳輸 2.5 gigabytes l 記憶體:8GB LPDDR4記憶體;每秒傳輸58.3 gigabytes l 儲存空間: 32GB eMMC l 連結:802.11ac WLAN 以及藍牙 l 網路:1GB 乙太網路 l 支援的作業系統: Tegra® 專用 Linux l 尺吋:50mm x 87mm l TensorRT™ 1.0 高效能神經網路推論引擎,能在實際應用中部署深度學習應用 l cuDNN 5.1 深度神經網路最小單元 (primitive) 的 GPU 加速函式庫 l VisionWorks™ 1.6 針對電腦視覺與影像處理的軟體開發套件 l 最新繪圖驅動程式與多種 API ,包括 OpenGL 4.5 、 OpenGL ES 3.2 、 EGL 3.2 、 EGL 1.4 以及 Vulkan 1.0 l CUDA® 8能把 GPU 變成通用型大規模平行處理器,讓開發者取用可觀的處理效能並發揮用電效率 歐美建議售價與上市時程:NVIDIA Jetson TX2 開發套件 (內含載板與 Jetson TX2 模組) 即日起於美國與歐洲開放預訂,售價 599 美元,預計於 3 月 14 日出貨。其他地區將於隨後數週上市。團購Jetson TX2 模組達千台以上可享 399 美元優惠,自第二季起將透過NVIDIA以及全球各地經銷商供應。 Jetson TX1 開發套件也降價至499美元。 NVIDIA 預計將於 4 月 12 日下午 2:00 至 2:40 在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 (Secutech),針對影像辨識發表 CompoSec Forum 主題演說,並於主題舘提供最新產品演示,還有深度學習實作營供與會者分享深度學習成果。
-
IT 決策關鍵,你該升級或替換過時的電腦?
身為 IT 管理員,除了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外,擁有邏輯清晰的判斷力以及全面綜觀的洞察力是很重要的。能夠了解市場現況與企業所面臨的課題,然後做出適當升級評估或重新配置方案以優化企業機房設備的運作效能,這絕對是 IT 專業人員的一致性目標。 關於 IT 管理,在一項諮詢超過 350 位 IT 管理員就「升級或替換」進行調查中發現,大家都知道如果企業組織內的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效能下降而使得員工工作受阻,便是該升級或替換系統的時候了。但詢問到甚麼是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群 IT 專業人士選擇升級系統者是選擇替換者的兩倍多。1 不過,這是複雜的決定,但這兩種方法都有用 (在適當的情況下),只要其符合成本效益、能增進效能並提高生產力。以下是調查發現的結果,以及可以如何使用此資料來選擇適合各家企業組織的方法。 當系統效能下降或員工抱怨電腦太老舊時,有什麼最佳方式可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兼顧 IT 在時間和資金上根本短缺的問題呢?若問題的根源是硬體而不只是使用者操作錯誤,要做出的決定就是該升級或替換系統。在超過 350 位 IT 決策者的調查中,50% 的受訪者通常會將過時的系統升級,相較於 28% 的受訪者通常會重新系統安裝及重新佈建,而只有 19% 的受訪者會替換電腦。1 這些發現很合理,因為一般來說,資金有限時最好先考慮升級,然後才是替換。但是若時間更加有限且/或預算有彈性,可能就會想要替換過時的系統。 系統升級通常包含安裝更多的 RAM、並以低容量固態硬碟 (如 275GB Crucial® MX300) 來更換現有的硬碟。若考慮的是重新系統安裝及重新佈建有問題的舊硬碟,那麼完全替換成更快速、更穩定可靠且經濟實惠的低容量固態硬碟 (SSD) 是最好的方式。 無論升級或替換電腦,其主要考量點是成本效益。成本效益 (大體上可從時間和/或金錢的角度來看) 是引導決定的基本原則,並強化 IT 管理員往往選擇升級而非替換老舊系統的原因。選擇升級者,會將系統的記憶體從 4GB 加倍到 8GB 並新增 275GB 的固態硬碟,如此一來通常比購買新系統的成本少了 75%。2 選擇替換者,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在一定要購買新電腦時,替換過時的電腦能節省安裝新硬體的時間,並避免企業被降低的效能拖累。 據調查,大多數 IT 管理員的電腦更新週期是 3-4 年。可考慮以此作為各企業組織的參考點。企業規模越小,多半使用每部系統的年限也越長,通常會一直用到毀損為止。為了延長系統壽命,IT 管理員通常每幾年就會升級系統以達成此目標。 · 電腦可以進行升級。這些電腦可能仍在使用硬碟且/或可以在電腦上安裝更多的 RAM · 預算有限且/或已預留給其他專案和支出 · 員工主要是將資料儲存在企業網路上,那麼就能快速且輕鬆的安裝固態硬碟 · 碰到技術問題時,使用緩慢系統的員工會有所抗拒;升級可維持讓他們感到舒適的作業環境 · 員工不斷抱怨電腦速度太慢,且需要快速、經濟的權宜之計 · 新技術近在眼前,在不久的將來就能以更少的成本取得 (例如 DDR4 記憶體技術) 新增 Crucial® RAM 和固態硬碟,因為更多 RAM 將提高應用程式內的效能,而固態硬碟不但會讓一切瞬間完成,並可透過替換最有可能失效的元件 (機械式硬碟),協助延長系統壽命。 · 系統已升級過且/或不值得升級。CPU 是 Intel® Core™ i3 或更早型號、記憶體技術是 DDR2 或更早型號,或系統只能接受 4GB 的 RAM · 時間更加有限且已預留新系統的預算,且/或具有足夠資金進行替換 · 預算和時間容許實作新系統,包括設置、安裝和轉換所需的教育訓練 · 電腦需要執行系統需求更高的新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直接替換電腦比較省事 · 可以替換的系統多到足以享有大量採購折扣 (或有足夠優勢殺價) 購買已預先安裝固態硬碟和最低限度 RAM 的系統,然後根據一般使用者的需求,進一步升級 RAM (請參照圖表)。一般來說,人力資源、業務行銷、物流、採購、行政和客戶支援等人員的工作系統僅需升級至 8GB RAM 即可負載。財務會計與資訊系統都需要快速運算,可以升級至16GB。若是網路、創意設計、工程研發等工作系統則建議至少升級到 32GB。 ü 大幅提高系統效能和使用壽命 ü 快速開機、幾乎可以立即載入資料,並提高生產力 ü 加快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的速度 ü 以硬體加密來保護機密商業資料 ü Micron品質 – 絕對可靠 ü 立即提升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效能 ü 比購買全新電腦要便宜將近 10 倍2 ü 資料和檔案仍然安全且不受影響 ü 載入應用程式更快速,執行多工作業更輕鬆,回應速度提升 ü 安裝簡單 ü 終身有限保固3 ü 元件與模組 100% 通過測試,可靠度不打折 ü Micron品質 – 絕對可靠 註1: 資料來自 2016 年 3 月在美國、英國、德國及法國對 353 名 IT 決策者進行的調查,受訪者依所在區域平均分布。調查由 Spiceworks 進行。 註2: 根據 IDC 的資料,2013-2015 年,出貨量最多的 Acer®、Dell®、HP® 和 Lenovo® 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售價為 $400-600。在此價格區間下,很多系統都選用 4GB DDR3 記憶體,截至 2016 年 8 月 1 日,根據 Crucial 的製造商網頁,加倍安裝記憶體的費用為 $37.99 美元 (Crucial® DDR3 記憶體 8GB 組合,產品編號 CT2KIT51264BF160B),而選用 Crucial® MX300 275GB 固態硬碟的費用為 $69.99 美元 (產品編號 CT275MX300SSD1)。上述品牌中,出貨量最多的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 IDC 資料價格區間的平均值為 $500 美元;而這些零件費用總共為 $107.98 美元 (不含稅),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所有價格都可能變動,根據目前的匯率為準。相關聲明純作為說明之用。 註3: 終身有限保固適用於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但德國除外 (保固期限為購買日期後十年)。 ©20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保留所有權利。資訊、產品和/或規格若有變動,恕不另行通知。Crucial 或美光科技公司對於排版或拍照的疏失或錯誤概不負責。Micron、Micron 標誌、Crucial 與 Crucial 標誌是美光科技公司的商標或註冊商標。其他所有商標 (包括 Acer、Dell、HP 和 Lenovo) 皆屬其各自擁有者所有。
-
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導入 Microsoft Dynamics 以精準財務管理強化產業水平與垂直整合 服務品質再提升
以諾貝爾眼科與醫學美容多年專業聞名的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為提供客戶更精緻服務與員工更好的福利,預備在明年上市上櫃,以在眼科與醫學美容經營領域上更上一層樓。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透過微軟合作夥伴天微資訊導入Microsoft Dynamics ERP系統,進行財務資料彙整與管理優化,以產出更深入的營運洞見,輔助管理階層能即時回應客戶與市場的需求,提供更為專業與客製化的服務。 根據微軟針對亞洲13個市場[1]所進行的各產業數位轉型調查顯示,在醫療健康產業中,總共有247個組織接受調查,其中只有25%個受訪組織表示在組織內有全面性的數位轉型策略,然而有45%的組織認為所屬組織還在進行數位轉型中。調查發現,只具備有限數位轉型策略的組織,多依靠外部供應商協助其數位轉型,而具有全面性策略的組織,則投入內部資源並採用內部策略進行轉型,顯見醫療健康產業也已逐漸走入數位轉型之途,但實際的執行仍依循各市場現況與法規制度並進革新。 隨著分級轉診制度逐漸在台灣落實,地方診所將成為是否能消化大醫院看診人流以避免排擠重要疾病治療的重要關鍵。身為大陸官方授與行醫證的第一位台灣眼科醫師的張朝凱院長,對於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的企業數位轉型、以及要在兩岸據點都能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有著最衷心的嚮往。「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都在推廣醫院管理。因為在醫院就醫的患者,有將近七成至八成皆為可就近在診所就診的小病,我們希望能夠建立基層醫療的模式,不以價格戰而是以優質服務取勝,先做水平的整合,之後再做往上的垂直整合,」張朝凱院長表示,「若有好的公司可以進行人力管理、人力派遣、聯合採購等服務,不但診所的儀器、耗材、房租等總體成本會因為將服務委外而降低,醫院也會因其提供管理專業而獲得營收,從軟體、硬體與整體實力提升,達到雙贏並體現企業數位化轉型,而這正是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為何要推動公司上市上櫃的原因。」 然而,在上市上櫃前,財務資料的透明與完備會是首要之務。以往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的內部財務資料都是以人工手動方式輸入系統、搭配紙本Excel報表做為附件,再以E-mail或傳真方式回傳資料回總公司。然而,因為難免發生的人工輸入錯誤或是資料缺漏,導致內部的帳不清楚,會計師事務所也無法在每個月準時提供帳目,導致雙方的帳目資訊有落差,無法確切了解營運成本的概貌。張朝凱院長希望讓財務結帳的速度加快也讓帳目更符合實際狀況,因此在請資訊人員比較現有市場服務供應商後,選定Microsoft Dynamics ERP 系統專業代理商天微資訊,在兼具資料安全性與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協助導入,從前端與後端一併重整資料,並導入系統化流程,降低人為失誤或延遲繳交報表所帶來的誤差。 在未導入Microsoft Dynamics ERP系統前,個別診所的財務人員,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製作包括薪資、人員出缺勤、稅務報表、應收帳款、固定資產、變動資產等資料龐雜、項目又繁瑣的報表,再將資料回傳至總公司。然而在非自動化、系統化的一來一往中,時間上的誤差也會導致資料不完全,不僅診所財務人員常需要加班整理與產出相關報表,也要花很多時間以記憶回溯的方式抓錯,甚至有可能在隔一年的報稅季,財務人員才會發現前一年的錯誤,導致總公司對於整體財務無法有綜觀的視野。 天微資訊總經理 王顥霖表示,「Microsoft Dynamics ERP的特色為介面易使用、可客製化且與原本資訊或財會人員所熟悉的Office應用可緊密串連,縮短重建系統或系統轉換的陣痛期,不但可協助企業精確掌握企業營運核心的進、銷、存項目,更能強化財務管理與分析,讓終端使用者的使用經驗更為直覺,以發揮最大的綜效。若是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在Microsoft Dynamics ERP的基礎上搭配Microsoft Dynamics CRM與Power BI更可以進行人員管理,達到醫療服務精緻化的目標。」 在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總公司成功導入Microsoft Dynamics ERP後,內稽與內控皆大幅強化,財務人員從前端輸入資料,後端就會有帳目,每筆帳目的軌跡與資訊都能夠詳實紀錄,而有了系統後也能讓診所人員養成按部就班輸入資料與附件資料的習慣,不像以往附件給紙本,再用E-mail或傳真方式回報,可能會有遲交或有缺漏的狀況。 針對未來集團的發展願景,張朝凱院長表示,「未來集團的營運可發展到遍布全台的地方診所只要面對總公司的單一窗口,進行以往繁瑣、需要多方往來溝通的採購與進貨,不需要個別面對供應商,付款也只要開一張支票給公司就好,由公司統一對供應商,公司也只要開一張支票給供應商,將大幅簡化採購與銷帳流程,降低財務人員以手工對帳與銷帳的繁瑣工作,也能有效控管醫材品質、流向與總體成本。」 面對無論是零售業、製造業甚至是醫療產業都走向數位轉型道路上,台灣微軟雲端及企業平台事業部副總經理李玉秀表示,「在健全財務管理後,台灣諾美爾健康科技未來也可以進一步導入Microsoft Dynamics CRM與Power BI,即可將人員與客戶納入管理,並針對個別員工業績、顧客與服務項目等進行深度與多維度的分析,搭配完整的進貨、銷售、庫存等醫材資訊與診所自費項目進行比對,即可針對個別客戶提供更客製化的服務。」 欲了解更多Microsoft Dynamics相關資訊, 請參考以下網址:。
-
Adobe推出全球首創開放雲端數位簽署功能
隨著全球已有超過 70 億台行動裝置和網絡威脅持續在最高點,能安全且簡單的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簽署和管理文件的需求隨之激增。與此同時,新的電子簽署法規,如歐盟的 eIDAS,為全球採用電子簽署創造了條件。在去年 6 月宣佈的 Cloud Signature Consortium 的基礎上,Adobe今日發布了首個基於開放標準的雲端數位簽署方式。Adobe Document Cloud 和 Adobe Sign 將支援數位簽署,一種最先進和最安全的電子簽署服務,能應用於如醫療保健表格或扣押申請表等,並能在任何瀏覽器或行動裝置上使用,Adobe Sign 預覽版本將在未來數週內上市。 Adobe 數位媒體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 of Digital Media) Bryan Lamkin 表示:「開放標準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提供其他零碎解決方案之間的互通性,並為了技術能被廣泛採用創造了條件。Adobe 首創數位簽署,而作為 PDF 這樣的標準的創造者和擁護者,我們很自豪地再次促使行業為雲端數位簽署開發一個全新且開放的標準,以確保良好的客戶體驗。」 此外,Adobe 今日發布了Adobe Sign的新功能,讓用戶能超越一般簽署和批准,創建端到端業務的工作流程。Adobe Sign 現透過行動、可自訂和易於使用的解決方案,簡化跨整個團隊的檔案和任務的流程。Adobe Sign 在任何用戶工作的環境均有效,可與用戶現在使用的系統、程式和應用程式整合,現在任何人都可快速及輕鬆地透過智慧型手機「掃描」紙本文件至數位檔案,轉換文件以進行協作或電子交付認證,並連接至如 Microsoft SharePoint等受歡迎的系統。 · 行動掃描和簽署 — 簽署和印刷檔的往來是一個非常耗時的任務。現在,無論用戶身處何地,都能使用 Adobe Sign 行動應用程式,快速掃描印刷頁面並發送給他人要求簽署,或從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上進行簽署。用戶能夠獲取一個經自動裁剪、修正、清晰的可簽署 PDF 檔,而這些都是基於一個運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 (AI) 和深度學習功能的智慧服務 — Adobe Sensei。 · 行動閱讀和重整 — 在小的手機螢幕上閱讀長篇的檔案是令人感到不便的。現在,iOS 上的 Adobe Sign 行動應用程式支援透過雙指撥動或兩次點按更改文字大小,並設有五種不同的縮放級別,提供用戶能輕鬆地由上至下閱讀每一個字、簽署協議,並繼續處理其他工作。 · 行動追蹤一目了然 — 用戶可添加新追蹤小部件至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並可從螢幕主頁實時追蹤和管理簽署,而無需開啟 Adobe Sign 行動應用程式,使用戶能在指尖管理最重要的任務,協助用戶在更短的時間內處理更多的工作。 進階文件流轉(Advanced document routing) — 進階的文件流轉使用戶的工作不再局限於簽署及許可。現在,用戶可讓收件者填寫一份簡單且無須簽名的表格,就好像用戶在工作時填寫的設備申請或醫生的病人病歷表一樣,通知收件者重要的條款或政策的改變,或發出「傳送證明」以證實用戶的收件者已閱讀並知悉該文件,如法律通知或條款的更改 (30 天內有效)。 完成網上流程 — 有一些複雜的流程往往涉及大量步驟及人手來完成,例如開設銀行帳戶、申請借貸或管理人力資源的福利。有了 Adobe Sign,你可以自始到終以數位形式來處理這些程序,它可按每個特定場景來自動生成、發送及流轉特定文件,並透過一個可自訂的中控台來監看一切文件,讓你在過程中實時掌握進度。 直接於 SharePoint 內工作 — Adobe Sign 現可協助 Microsoft SharePoint 的 1 億 6 千萬用戶自動化其簽名流程。將 Adobe Sign 加進 SharePoint 工作流程使數位體驗變得出眾,在無須離開 SharePoint 下,即可輕鬆獲取他人簽名、追蹤自己工作進度及保障文件安全。 Constellation Research 的副總裁及首席分析師 Alan Lepofsky (VP and Principal Analyst at Constellation Research) 表示︰「當今天有如此多的關鍵商業處理流程已搬至基於雲端的解決方案時,互動資訊的可靠性變得十分重要。數位簽署在這方面的可信性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若要讓這些解決方案變得成功,它們必須要不造成對商業處理流程造成任何障礙,而在開放的標準下,建立可於不同瀏覽器及行動裝置上使用的簽名,可創造人們所期望的那種無縫體驗。」 Adobe Sign 提供你使用世界上最高信譽的數位身份來工作,其桌面電腦的簽署相容European Union Trust List (EUTL) 及 Adobe Approved Trust List (AATL)中的超過200 個服務提供商。有賴與 Cloud Signature Consortium 共同協作的全新開放標準,客戶和合作夥伴均可通過於未來數週內推出的 Adobe Sign 預覽版本來實時監看行動裝置及網上進行的簽名。雲端簽署合規的數位身份解決方案將會在未來數月內通過以下提供者出售︰Asseco Data Systems、Certinomis (屬 La Poste Group 旗下)、D - Trust (屬 Bundesdruckerei 旗下)、InfoCert、Intarsys、Intesi Group 及 Universign。Adobe 的客戶可以聯絡客戶服務經理以參與產品預覽,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此瞭解更多關於 Adobe Cloud Signature Partner Program。
-
跨裝置場域再進化 萬事達卡支付互動新智慧
全球對金融科技的投資不斷創下紀錄,截至2016年8月中為止,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資金額已累積突破150億美元,不只在歐美地區,亞太地區更是這股趨勢的領頭羊 。身為創新支付領導品牌,萬事達卡已連續5年參展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今年更突破過往裝置和消費場域,以智慧科技實踐互動支付的嶄新應用。除了引領全球支付趨勢,萬事達卡在台灣也將挾著Masterpass電子錢包多年的發展經驗,於今年開創O2O虛實整合服務,與台灣在地連鎖咖啡品牌一同帶領消費者轉變固有購買方式,一指搞定日常消費。此外,萬事達卡將透過代碼化技術持續拓展支付生態圈,與銀行一同提升消費者使用率,為不同智慧行動裝置的持卡人提供完善支付方式,並積極協助商家佈局,建構友善支付環境。 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表示:「據預估,2017 年全球行動支付市場規模高達 7,800 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兩成 ,萬事達卡更深刻理解金融與科技密不可分,我們以創新科技為本,加上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致力提供最適切消費者的解決方案,如我們在台灣市場領先推出的Masterpass電子錢包,以及率先啟動HCE全台最大規模的商轉,我們相信唯有切合需求才能翻轉消費者的固有消費模式。」 作為創新來源,萬事達卡的創新實驗室以科技的力量推動產品與服務上市,其中Masterpass電子錢包的O2O服務為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創新實驗室針對餐廳、咖啡、計程車、電子刊物和學校教育等面向,開發了O2O服務的前導原型,在全球成功吸引各式商家一同合作。而台灣也不落人後,萬事達卡於2014年領先業界首發推出Masterpass網購支付服務,並在2015年推出升級版In-App支付服務,將支付服務的觸角延伸至行動裝置。時至今日,Masterpass電子錢包已連結近2,000個商戶夥伴,深入線上服飾、商城購物、旅行住宿、交通票券和慈善捐款,今年將再下一城迎接O2O虛實整合服務,攜手在地連鎖咖啡品牌,為咖啡愛好者開創嶄新的消費模式,手機App下單、付款和到店取貨,免排隊,消費體驗大升級。 根據萬事達卡統計,台灣消費者對於NFC感應式支付的熟悉度僅有6.5%,為加速消費者採用行動支付,萬事達卡透過代碼化技術與台灣行動支付合作推出t-wallet+,率先啟動全台灣最大規模的HCE行動支付商轉,並支援玉山銀行的玉山Wallet,為手機用戶提供多樣支付工具。今年萬事達卡也將全力推展代碼化技術,希冀為不同行動裝置系統的持卡人,提供多樣化支付選項,支援各式消費場域的支付服務。此外,萬事達卡更已將代碼化技術延伸至各種裝置,攜手通用汽車、寶格麗精品與FitPay平台,將支付功能內建穿戴型裝置,構建隨行支付的流暢體驗。 不僅著眼於支付方式的創新,萬事達卡多年來對於消費者的洞察報告也不斷與時俱進,從「消費者購買傾向調查」到「網路與手機購物行為調查」,深入了解消費者各面向的需求,以作為禮遇內容的重要依據,帶給持卡人最契合的專屬禮遇。展望2017年市場趨勢,萬事達卡發現台灣消費者在旅遊和餐飲上的消費成長也仍然可觀,不僅出國旅遊人次預計在2021年躍升至1,630萬人,餐飲上更有高達九成(91%)民眾計畫未來將維持或增加外出用餐頻率。有鑑於此,萬事達卡多年深耕全球50個無價城市精選,提供九大領域的無價體驗;並隆重呈現「2017年尊榮禮獻」,廣納兩岸三地的旅遊休憩方案、美饌精選和高球巡禮,成為持卡人不可或缺的平台資源。
-
亞太市場營銷人員視社交媒體參與度為首要考量
Econsultancy 與 Adobe 共同發布的 2017 年數位趨勢報告《Digital Trends 2017》顯示,企業將顧客體驗視為 2017 年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主要方式。該研究調查分佈在歐洲與中東、北美和亞洲與太平洋 (亞太) 市場中超過 14,000 位數位市場營銷人員以及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士,強調由設計主導和協作的組織文化對傳遞出色的顧客體驗來說極為重要。 根據《Digital Trends 2017》報告指出,近三分一 (31%) 的亞太市場營銷人員認為社交媒體參與度為其首要考量,而北美和歐洲的受訪者在這方面的比率分別為 28% 及 27%。此外,14% 的亞太區市場營銷人員將行動應用程式互動視為首要考量,高於北美 (12%) 和歐洲的同業 (9%)。上述結果可能基於行動互聯網的普及和微信 (WeChat) 與其他先進行動應用程式在亞太地區的流行所促成。 亞太區與全球其他地區的市場營銷人員對行動裝置上的消費者行為的關注程度也不盡相同。56% 的亞太區市場營銷人員認為了解行動裝置用戶如何搜集資料和購買產品「非常重要」,而只有 48% 的歐洲和 46% 的北美同業持相同看法。此外,50% 的亞太區經理表示,對於客戶在何時和何地使用他們的裝置感好奇,而只有 42% 北美和歐洲的受訪者持相同看法。 報告更指出,超過五分一 (22%) 的客戶方受訪者認同「優化顧客體驗」是 2017 年最令人興奮的機遇,略高於其他領域如「為數位體驗創作具吸引力的內容」(16%) 以及「以數據主導的市場營銷」(12%) 。此外,71% 的市場營銷人員認為「優化跨多顧客接觸點的顧客體驗」將是未來幾年數位市場營銷的重點。儘管客戶體驗持續成為焦點,但調查仍顯示對數據分析關注度的不足可能導致企業無法快速建構自己的數據和分析功能:只有十分一的市場營銷人員視「社交媒體數據分析」(10%) 以及「連結線上和線下的數據」(9%) 為來年優先考慮的項目。報告也強調,在缺乏強大數據分析的支援下,市場營銷人員未必能全面了解其顧客,這可能有礙他們優化極為重要的顧客體驗。 報告亦指出,設計被視為數位轉型的下一個層面,86% 的受訪者同意設計主導的公司會比其他機構表現更佳;82% 的受訪者認為創意在其身處的機構中被高度重視;其中 77%正投資在設計上,令品牌脫穎而出。然而,約 41% 受訪者認為他們欠缺讓其獲得設計優勢的工作流程 — 事實上,36% 受訪者認為,能促成清晰溝通及無縫交接的良好顧客旅程是難以掌握的。 《Digital Trends 2017》報告建議,具合作性及重視顧客體驗的組織文化,對機構傳遞出色顧客體驗來說十分重要。超過一半 (53%) 的受訪者認為「提升創意部門及市場部門之間的內部溝通對提供良好顧客體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今年的調查反映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明顯分歧︰12% 的受訪者認為建立一個一切以客戶為中心的跨團隊組織文化是最困難的事,但同時卻有 13% 認為這是最簡單的。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顯示,不同組織對掌握如何提供這顧客體驗的要素存有很大差異,相較於小型和靈活性高的公司和在數位時代成立而自然懂得以顧客為中心的公司,傳統的機構在這方面則遇到較大困難。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AMD推出全球首款業界領先的32GB記憶體伺服器GPU 瞄準高效能運算
- AMD推出全新Catalyst 15.7驅動程式 讓AMD APU及GPU充分展現Windows®10直覺化體驗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